生酮飲食是什麼?

生酮飲食的起源:

生酮飲食是近年來廣為被討論的飲食健康話題之一,確切被正式定名的時間各界都有不同見解,但大致可追溯至20世紀初醫療科學尚不發達時,被用來應用在治療兒童癲癇。一開始醫生只是要讓癲癇患者餓肚子,進而減緩大腦的病況,但挨餓並不是最健康的方式;後來發現只要讓病患攝取低碳水化合物,並且搭配高油脂的複合飲食方式,居然可以大幅改善癲癇的症狀,後來將此飲食方式稱之為『生酮飲食』。

到了20世紀末,癲癇藥物研發使用已經趨近成熟後,生酮飲食逐漸被藥物所取代。直到近年,健身減肥、體重控制、慢性病的治療、癌症療程、提升專注力、訓練肌耐力…等等熱門話題的發酵與飲食健康相關議題重新被重視,使得『生酮飲食』再次受到熱烈討論,進而引發醫學界與養生健康人士對於生酮飲食的觀點再被深入研討,研究結果發現生酮飲食的特點跟現代人的生活也能夠息息相關,只要些微調整,並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人人都可以擁有健康的體態和健全的身心。

生酮飲食s.傳統飲食法

傳統飲食法,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飲食指南建議,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比例範圍為:

  1. 蛋白質 10-20%
  2. 脂質 20-30%
  3. 醣類(碳水化合物)50- 60%

人類身體所需的主要熱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吃進體內的食物會轉化成我們熟知的『葡萄糖』,『葡萄糖』為人體細胞和器官提供能量;而『生酮飲食法』卻剛好相反,生酮飲食法最主要的熱量來源是『優質的脂肪』(你可能有興趣:西班牙評選銀牌獎 高品質冷壓初榨橄欖油),食用營養比例如下:

  1. 脂肪 60-70%
  2. 蛋白質 10-20%
  3. 碳水化合物 5-10%

從上述比例可以明顯看得出來,生酮飲食就是採用低碳低蛋白高脂肪的飲食方式,讓身體以為是斷食狀態,促使身體反應機制燃燒脂肪,達到體重控制或是瘦身的目的。

生酮飲食看似可以解決很多現代人的文明飲食產生的問題,但如果您身體已經有特殊疾病仍需要經過醫師或是相關專業人員診斷評估,不要自行貿然嘗試非正式的治療方式,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困擾。相較於傳統飲食法,人體要適應生酮飲食都需要詳細評估和充分的準備才能產生適當的效果。

生酮飲食的理論

生酮飲食因攝取大量的油脂(你可能有興趣:西班牙評選銀牌獎 高品質冷壓初榨橄欖油),容易維持飽足感抑制食慾,尤其碳水化合物社攝取比例低,讓原本葡萄糖產出量不足,器官肝臟自主機制會轉而燃燒脂肪來產生『酮體』,酮體變成取代葡萄糖的替代方案,簡言之,生酮飲食的原理就是顛覆從傳統飲食內攝取養分的比例分配。

  • 文類文明的原始時期就有類似生酮飲食的範例:人類尚未發展農業文明之前,住在山洞茹毛飲血,外出打獵歸來,都是食用大量的肉類和脂肪,這種飲食型態可以說就是生酮飲食的雛形,另外有此一說,人類之所以能從原始人進步到文明,是因為透過生酮飲食促使大腦的思考更清晰,更精準的下決策,更擅長躲過危險,提高生存機會。但物種的進化是不是單純的這樣簡單,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可能是一連串的基因工程、自然環境、飲食習慣、生活條件等複雜而錯綜的因素互相干擾才得以造就文明的進步,早已超過生酮飲食的討論範疇,這就留給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人員去解釋吧!